top of page

職涯規劃系列(入校生涯規劃活動)

Image by Kelly Sikkema

1.“尋找職業興趣”

講座/工作坊

內容:
1. 了解John Holland職業興趣六大類 
2. 六類職業興趣體驗活動 或 職業興趣測試 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1.5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15-35人

Image by Priscilla Du Preez

2. “價值觀面面觀”工作坊 

內容:

1. 認識不同價值觀

2. 透過生涯卡增加其人生價值觀的了解 或 透過事業價值觀問卷增加其工作價值觀的了解 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1.5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15-35人

燈塔

3.品格優勢
專業訓練工作坊

內容:
1. 讓教師認識正向心理學與品格優勢

2. 在互動體驗和遊戲中體驗品格優勢
3. 如何將品格優勢設計在日常的教學中

4. 分享家校合作進行品格優勢教育的實務經驗

形式: 短講、小組討論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2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40人或以下

​對象 : 幼兒教師或社工

在玻璃瓶子裡的花

4.『愛的種子-培育學生
關愛別人的素質』
教師工作坊

內容:
1. 簡介及認識四種性格氣質的類型

  • 綠色探究型

  • 橙色多謀型

  • 藍色真我型

  • 金色組織型

2. 明白及尊重彼此不同的價值及需要
3. 增廣及建構同學的正向情緒及個人優點
4. 建立『仁愛』(Love and Humanity)的具體策略

 

形式: 短講、個性評估活動、小組討論、分享等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3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30-40人

Image by Clay Banks

5.“面試技巧裝備”

講座/工作坊

內容:

1. 了解升學或就業面試的注意事項,包括態度、儀容等 
2. 認識升學或就業面試的技巧,包括面試常見問題的問答技巧、身體語言等 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1.5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15-40人

Image by Dorothea OLDANI

6. 自我認識與職業取向-
性格透視®活動體驗
老師工作坊

內容:
1. 性格透視®個性分析理論簡介
2. 我有出色:不同顏色個性評估測驗及活動
3. 顏色大不同:不同顏色個性的期望與行為特質
4. 認識不同的個性對工作及科目選擇的傾向

 

形式: 短講、性格透視評估測驗、體驗遊戲、
          小組討論、分享等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3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30-40人

Image by Simone Viani

7. “訂立SMART高效目標” 
講座/工作坊

內容:

1. 認識SMART訂立高效目標技巧 
2. 訂立生涯規劃發展的具體及高效目標 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1.5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15-40人

Image by Annie Spratt

8. 「同理心」
老師培訓工作坊

內容:
1. 同理心的不同層面
2. 達致同理心的過程
3. 同理心與同情心的分別
4. 同理心與品格發展的關係
5. 如何提升同理心
6. 同理心與人際關係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3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50-60人

Image by Tengyart

9. 「情緒會傷人」
老師培訓工作坊

內容:
1. 情緒的定義和功能
2. 什麼事情緒陷阱?
3. 情緒忽視的心理狀態
4. 情緒勒索的重要特徵
5. 情緒反應與心靈創傷
6. 調節情緒的方法
7. 回應及安撫自身的情緒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3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50-60人

Image by Clay Banks

10.「識別及輔導受情緒
困擾的學生」
老師培訓工作坊

內容:
1. 青少年常見的情緒病/精神病
2. 如何識別早期徵兆
3. 如何評估自殺風險
4. 接觸學生時的心理準備
5. 如何接觸和打開對話
6. 非批判性聆聽
7. 老師適宜做和不適宜做的事情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3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50-60人

Image by Priscilla Du Preez

11.「如何促進與家長的
正面溝通」老師工作坊

內容:

  1. 探視家長與學校溝通的障礙

  2. 家長投訴背後的需要及感受

  3. 與家長會面基本考慮及面談技巧

  4. 個案分析及討論

理想工作坊時間: 2-3小時

理想參與人數: 16-40人

Image by Michał Parzuchowski

12. 到校遊戲治療
(個案/小組)服務

內容:

本中心的遊戲治療服務非常強調「兒童為重,家庭為本」的取向,意即穩定的家庭環境、協作的夫婦關係、正向的育兒理念及有效的親職技巧對幼兒/兒童成長最為關鍵,故本中心的「遊戲治療」需與「家長輔導」同步進行,使治療成效得以事半功倍。

 

善用不同的遊戲治療學派:我們不會單一採取某一派別遊戲治療,而是會按兒童的需要或個案的進展而不斷修訂有關評估及介入方案,除了以「兒童為本遊戲治療」為基礎外,我們亦會運用「指導式遊戲治療」、「親子遊戲治療」、「遙距遊戲治療」及「小組遊戲治療」等不同的介入方式。


與家庭及學校共同合作:我們深信「人在情境」中的重要輔導原則,故過程非常重視與學校及家長保持溝通合作,並會適時邀請家長、學校社工及教師參與,促進個案進展。

Image by Kelly Sikkema

13. 職涯規劃:

事業教練面談

內容 :

認證職涯服務規劃師 (NCDA) 及認證教練(Meta Coach,ISNS)透過個別面談發掘學生的 強項及突破盲點,從而訂立有效生涯規劃目標

​形式 : (1 小時1節、共2至4節)

bottom of page